大明嫔妃之反攻(晚年已经72岁的唐玄宗为什么不早点退位)

1. 大明嫔妃之反攻,晚年已经72岁的唐玄宗为什么不早点退位?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皇始第一个称帝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皇帝都是终身制的。还没有说像总统之类有任期限制的情况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就算是主动退位让出皇位的也很少:北魏献文帝、北齐武成帝、北齐后主、北周宣帝、唐高祖、唐玄宗、唐睿宗、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清高宗。经常会出现为了皇帝之位兄弟手足相残(如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父子反目成仇(如唐玄宗与唐肃宗)。可见皇帝对人的诱惑有多大。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黄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整个国家都是皇帝的,整个国家的物资、财富也都是皇帝的。面对这么大的诱惑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主动退位,放弃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同样唐高祖和唐太宗也给其树立了一个反面例子,唐高祖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后背唐代宗囚禁起来,郁闷的度过了自己的生命最后一程。 李亨

对唐玄宗来说不早说早点退位了,如果不是安史之乱,真不好说李亨能不能熬的过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和李亨都是死于762年)。

虽然唐玄宗在其执政初期和中期使唐朝从新走向了繁荣,但其执政后期却有着众多昏庸之举:

1.晚年骄奢淫逸,终日只顾与杨贵妃游乐,耗费大量国库财力。

2.罢免良相张九龄,任用李林甫,朝政每况愈下。甚至任杨贵妃从兄杨国忠为宰相,李相在位时朝政尚可稳住,而杨国忠在位后,纵容贪污腐败,局面遂不可收拾。致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安史之乱)。

3.害怕太子李亨权势过大威胁其皇位,放任李林甫和杨国忠与李亨作对。致使太子李亨对唐玄宗产生不满。

而马嵬驿兵变使出逃的唐玄宗与太子分道扬镳。唐玄宗去了四川,而李亨则去了灵武,在朔方节度使即其部将的支持下,李亨在灵武宣布登基成为皇帝。

这下唐玄宗尴尬了,自己还没死,也没禅位,你怎么就成皇帝了,而自己却成了太上皇。后来唐玄宗派人去灵武,告诉李亨,只要你能取回长安,其就正式退位。果然李亨部将郭子仪和李光弼于757年收腹长安。李亨为了尽快收腹长安,坐稳这个皇帝,不顾官员李泌的提议:彻底打垮安庆绪。放弃了对叛军的追杀,先收回长安,致使以后的史思明能够再次起兵叛乱。李亨真真正正的当上了这个唐朝的皇帝,而唐玄宗被迫退位,当起了太上皇。最后被软禁在内宫,于762年郁闷而死。

由于皇帝的权利十分强大,而唐玄宗后期又十分的贪恋皇权,所以其迟迟没有让位于李亨。

大明嫔妃之反攻(晚年已经72岁的唐玄宗为什么不早点退位)

2. 南明时江南还有那么多军队为啥这么快就垮了?

南明,介于明朝和清朝之间,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十八年,一直以来不为正史所承认。回看以前曾学习过的关于历史的朝代歌:"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进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会发现其中并没有南明这个朝代,那么南明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南明的建立与灭亡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在煤山自行了断,大明王朝气数已尽,但以福王朱由崧为首的明朝宗室不甘就此认命,他便带领文武大臣逃往南方,建立南明。崇祯自缢后,朱由崧当即在南京继位,建立南明。但由于朱由崧在位期间,沉迷酒色,不管朝政,外加上朝堂腐败,内部纷争不断,朱由崧仅仅当了八个月皇帝就在一次兵败时被捉并处死。

此后,南明又选举出其他人当皇帝,一直到1661年,吴三桂率领清军进入缅甸,缅甸王直接将永历帝送到清军面前,次年四月,永历帝便和太子朱慈煊一起被吴三桂杀害,南明一共经历过四任皇帝,有过六个主要政权: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永历政权以及定武政权。

但实际上,明朝残余宗室势力仍然存在,不过已经对清朝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了,不足为据。严格意义上来说,1661年的南明灭亡代表明统始亡,1683年,延平郡王郑克塽投降清朝,宁靖王朱术桂自杀表示明朔始亡。

南明灭亡的真正原因

南明在历史上简直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明朝残余势力,不想着匡扶王朝,却一心起内讧,争夺权利,这样就算给他再多的兵力也无济于事。南明当初将近100万的兵力也只是坚持了18年之久。打败南明的不是勇猛的清军,与他们作战更多的其实是投降清朝的原明军或农民军,所以,南明是输给了自己,一方面政治腐败,根基不稳,另一方面内部势力太注重个人利益与党派之争,消耗南明内部力量。

一,管理方面。

连正史都不承认的南明代表的只是一个地方政权罢了。南明是由明朝宗室建立起来的流亡政权,哪怕有很多兵力,占领了淮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但这连明朝的半壁江山都不到,存在十八年,文化政治上丝毫没有建树,就连对朝政的管理上都没有一套严格,正规的体系。外加上统治者无能,统治时间,占领土地,文化政治影响上不足和一个正轨的王朝相提并论,和清朝虽然同时存在过一段时间,但相比之下,实力悬殊,这怎么承认让正史承认它的合法性?

二,内部纷争不断

南明内部斗争实在是太多了,不管是什么政权统治基本都存在内斗现象,要么是皇位之争,要么是党派之争,再或者是两个政权之间的争斗。明朝刚覆灭时,每个王爷都将自己看做了正统,想成为南明的皇帝,所以,即使朱由崧继位后还是有很多人质疑他的合法性,他当皇帝的时候发生过三大案件,又称"南渡三案",严重损害了朱由崧作为皇帝的权威,这也为南明灭亡埋下伏笔。

再加上,不仅明朝王爷之间争夺皇位,不择手段,就连大臣们也都暗自勾结,争夺权利,甚至有文武大臣宁愿投降清朝,也不愿意向政治对手低头,内部矛盾丝毫无法调和,便更有机会让清军趁机而入。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如果南明也像筷子般团结在一起,估计也不会那么快就垮掉,同样,内部起内讧的南明即使还在和清朝抗衡,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垂死挣扎罢了。

当初,南明在江南留下那么多明朝残余势力还是很快就垮掉了,这绝大部分是因为内部争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3. 有人说盛唐与吐蕃势均力敌?

公元670年,吐蕃军在大非川击败唐军。

此战,唐军的损失不大,但是战败对唐朝的政治影响却很大。

战后,凭借打破唐军野战不败的神话,吐蕃一跃成为能与唐朝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

而唐朝内部则因为战败的连锁反应,很多地区都爆发了叛乱。

为了平定内部叛乱,唐朝被迫放弃部分边疆地区,收缩防线。

如放弃西域,将西域都护府东迁。

直到公元675年,唐朝陆续平定内乱,才慢慢缓过劲来,又开始转守为攻。

公元678年,为了避免吐蕃进一步坐大,唐高宗集中18万大军发动“青海之战”。

此战,唐军起初进展顺利。但后来当唐军发动总攻时,却被吐蕃名将论钦陵击败。

当时,要不是唐将黑齿常之率领五百敢死队偷袭吐蕃军营,打得吐蕃军方寸大乱。估计十几万唐军就要全军覆没了。

事后,唐朝被迫在再次转攻为守,而吐蕃则开始对唐朝发动试探性进攻。

不过,当唐军收缩战线后,吐蕃也没能占到什么便宜。先后在良非川、白水涧,被唐军两次打得大败。

由此其实也可以看出,早期的唐蕃战争,是谁进攻,谁吃亏。防守一方在战场上往往有明显优势。

时间来到公元683年。

这一年,唐高宗去世。

次年,武则天为了揽权,开始了内部清洗。

而受清洗影响,很多良将都被武则天罢免。

公元689年,前面提到的,一直在前线与吐蕃奋战,有着“吐蕃克星”之称的黑齿常之因其忠于李唐的立场,被武则天派酷吏周兴整死。

听说黑齿常之被整死,吐蕃弹冠相庆。论钦陵立即率领吐蕃军主动出击,肆无忌惮地侵攻唐朝在西北的疆土。

公元692年,虽然武则天派王孝杰击退了吐蕃军,收复了丢失数年的安西四镇,又暂时稳住了西北防线。

但随后不久,吐蕃就与突厥、契丹联合,从多个方向夹击唐朝(当时已经是武周,但为了便于阅读,统一称唐朝),令唐军在多条战线上疲于奔命。

公元696年,论钦陵率大军进犯河西,王孝杰和娄师德率十余万唐军迎战。

此战便是历史上的“素罗汗山之战”。

战争过程就不说了。结果是论钦陵凭借地利优势,前阻后截,纵兵掩杀,再次打得唐军损失惨重。

战后,吐蕃军乘胜兵进凉州。大有吞并河西走廊的意思。

眼看着河西危在旦夕,武则天这时候总算是清醒了一把。她祭出离间计,令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开始怀疑起了功高震主的论钦陵。并将论钦陵从前线调回。

公元699年,早就看论钦陵家族不爽的赤都松赞决定动手。

论钦陵见赞普要对自己飞鸟尽,良弓藏,遂举兵反抗。但遭到镇压。

事后,除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和儿子论弓仁带领族人投奔了唐朝外。包括论钦陵及亲族党羽约两千余人,均被清洗。吐蕃王朝的第一名将就这么被自己的国王干掉了。

这场吐蕃内部的高层内斗,大体来看,有利于赞普赤都松赞铲。他将威胁自己地位的权臣家族铲除,收回了自己的王权。但是对于吐蕃而言,是不利的。因为论打仗,赤都松赞明显不如论钦陵。

公元700至702年,吐蕃两次侵犯唐朝。其中一次还是赤都松赞亲征。但这两次战争都以吐蕃战败告终。

到了公元703年,受两战皆失利的影响,赤都松赞在吐蕃国内的威信大损。

为了巩固地位,赤都松赞主动派使者到长安求和,寻求停战。于是乎,处于四面受敌加内外交困窘境的唐朝,便意外地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公元704年,赤都松赞在征讨南诏的战争中阴沟里翻船,死了。

随后不久,为了争夺王位,吐蕃国内爆发了内战。而受内战影响,吐蕃国力衰退,不得不再次主动向唐朝示好,止战息兵,避免被唐朝趁虚而入。

历史上的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公元712年,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

继位之后,唐玄宗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为宰相,检田括户,打击豪门兼并土地,革新吏治,精简政府机构,严格考核各级官吏,令国力迅速增强,达到唐朝自开国以来的最高峰。史称“开元盛世”。

在唐朝步入盛世的同时,吐蕃也慢慢走出内战阴影,国力得到恢复。

而既然吐蕃的国力恢复了,那吐蕃当然也就要开始打唐朝的主意了。

公元714年,吐蕃以会盟为名,集中十万大军进攻唐朝。

玄宗知道消息后,调兵遣将,积极应对,以一场斩敌一万七千,缴获战马牛羊近二十万的大胜,将吐蕃击溃。

此战后,吐蕃赞普赤德祖敦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对抗唐朝,便祭出老套路,联合漠北的突厥、中亚的突骑施、以及将势力渗透到中亚地区的阿拉伯帝国,合力对抗强大的唐朝。

公元715年,吐蕃和阿拉伯联军进攻中亚一个臣服唐朝的附属国。玄宗知道后,令安西唐军千里远征,大破吐蕃和阿拉伯联军。

此战后,不甘心失败的吐蕃又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连连对唐朝用兵,但都被唐军击败。

屡战屡败后,赤德祖赞也不得不像他父亲当年那样,向唐朝请和。

公元718年至726年期间,赤德祖赞在吐蕃国内掀起一场改革,将吐蕃各地的户籍、兵籍和税收收归中枢管理, 强化王权,增强了吐蕃国力。

等到改革基本完成后,赤德祖赞觉得自己又行了,便又主动挑起战争。

公元727至729年,吐蕃在三年内,发动五次侵唐战争,但无一例外,均被唐军击败。

屡战屡败,赤德祖赞被迫收缩战线,而唐朝则发动了反击。

其后,唐军除了安戎城之战打输了外,其余战役全部胜利。

公元733年,在唐军的打击下,吐蕃丢失了侵攻河陇地区的前进基地。赤德祖赞见情况不妙,被迫再次向唐朝卑词请和。唐玄宗见好就收,与吐蕃会盟于赤岭。

当然,这次会盟只是一次暂休性休战。

到了公元736年,因为吐蕃不顾唐玄宗勒令罢兵的命令,攻破小勃律国(位于今天巴控克什米尔境内,唐玄宗时期是唐朝属国)。唐朝与吐蕃的战事再起。

而这次开战,打了整整二十年。

战争期间,唐军和吐蕃军的表现与之前基本没什么区别。唐军除了在石堡城被吐蕃打败过一次外,其余战役皆取得胜利,歼灭了吐蕃大量生力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唐军的战绩是不是有水分?现在的西藏才多少人口?吐蕃当年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口伤亡?

是这样的。

一方面,晚唐之前的气候,比现在温润。平均气温大概比现在高1~2摄氏度。(比宋朝高4度左右)

平均温度高,青藏高原能承受的人口,理论上自然也比现在要多。

另一方面,吐蕃的地盘不止青藏高原。

唐玄宗时期,吐蕃虽然还没拿下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但早在唐高宗时期,吐蕃就拿下了现在的尼泊尔、不丹以及藏南和印度阿萨姆邦的一部分。到了玄宗时期,吐蕃又吞并了现在的克什米尔。并且,吐蕃军队还在印度恒河北面建立了很多据点。

想想看,今天这些地区有多少人口?

尼泊尔大约3000万,克什米尔约1100万。

印度东北部地区人口也有近3000万。

就算当年这些地区的人口少于现在,我们就按十分之一算,也有700万人。

再加上青藏高原的人口,按100万算,总计也不低于800万了。

史学界认为吐蕃巅峰时期,也就是吞并河西走廊和西域后,人口过千万,连同各仆从国的军队,可动员兵力约四十万军队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并非胡说八道。很多人提起吐蕃王朝,总是思维固化的认为其疆域仅限于青藏高原,这明显就是忘了吐蕃王朝曾经殖民过人口众多的南亚北部地区。

公元753年,吐蕃在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唐朝名将打击下,败相已露。而唐军经历数十年的战争,不但解除了吐蕃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威胁,还将国界推进到青海湖与黄河河曲以西,掌握了灭亡吐蕃的主动权。

到了公元755年,一直努力强化集权,试图改革内政,但却屡战屡败的赤德祖赞,被自己心腹弑杀。

眼瞅着吐蕃又要开始内乱,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唐朝却在同年爆发了足以改变历史走势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唐玄宗调河西、陇右精兵奔赴潼关(十余万人),迎战安史叛军。

可是灵宝之战,这些精兵却被叛军团灭。

之后,为了抗击叛军,唐玄宗和唐肃宗又陆续从西北抽调精兵参战。这直接导致了西北地区兵力不足,防务空虚。

趁着唐朝将部署在西北的主力东调,吐蕃迅速出兵,趁虚拿下了青海东部的石堡城。掌握了杀出青藏高原的主动权。

公元758年~762年期间,吐蕃又趁着唐朝十几个节度使围殴安庆绪和史思明期间,陆续又拿下了威戎、神威、定戎、宣威等军,以及武州、叠州、宕州、岷州等州。

唐军此前近三十年开疆扩土的成果,仅仅也就四年时间,就几乎全丢了。

公元763年,当史思明上吊自杀,唐朝终于平定安史之乱时,吐蕃已经杀到了家门口。

这一年十月,吐蕃二十万大军兵临长安。而当时的长安,仅两千守军。

唐代宗见势不妙,立即跑路,把烂摊子丢给了太子李适和名将郭子仪。

可是,李适并不懂打仗。郭子仪当时在家赋闲多年,手上也没有兵马。

因此,吐蕃的这次攻击,顺利拿下长安,并且还在长安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

后来,虽然郭子仪率领各路勤王军队,收服了长安。但吐蕃军是全身而退,自身并未受到什么损失。

由于没什么损失,因而没过两年,吐蕃大军就再次席卷而来。

公元765年,吐蕃联合回纥,并在唐朝叛将仆固怀恩的带路下,企图再拿下长安。而唐朝这一次又是兵力空虚。

但好在这一次没人拖郭子仪后腿。唐军在郭子仪指挥下,先是用疑兵吓住了吐蕃军。

紧接着,一支唐军精锐夜袭了吐蕃军营,让吐蕃军不敢轻举妄动。

趁着吐蕃攻势暂停之际,郭子仪凭借个人威望说服了回纥可汗,让回纥临阵反水

最后,郭子仪领着唐军,并在反水的回纥大军的配合下,一战重创了吐蕃军。

按照史料记载,这一战,唐军斩杀五万多吐蕃军,生擒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劫掠的四千唐朝百姓,并缴获大量牛羊驼马。极大的遏制了吐蕃对关中的侵袭。

不过,由于唐朝当时仍然处于安史之乱的后遗症阶段,其军连力保关中都不足,就更不提支援河西唐军了。

因而在其后数年间,吐蕃调转方向,疯狂进攻驻守在河西走廊上的所有唐军。

而当驻守河西的唐军被陆续消灭后,吐蕃无后顾之忧,遂又调转进攻方向,对关中屡屡发动侵袭。这一系列的侵袭,一直到持续到唐德宗继位。当时为了防备吐蕃侵袭,长安城每年都要戒严。可谓国之大耻。

公元780年至792年期间,吐蕃正式吞并瓜州、沙州、盐州、夏州、庭州、西州、焉耆等地。并且还吞并了唐军控制的西域,威逼于阗、疏勒等国放弃与唐的属国关系,臣从于吐蕃。

当时的吐蕃,国力达到极盛。疆域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军力堪称是东亚地区最强存在。

想当年,玄宗把吐蕃按在地上揍。

现如今,却变成了吐蕃把唐朝按着打。如此丢人现眼,这让唐朝皇帝如何能忍?

于是乎,代宗、德宗,乃至后来的唐顺宗和唐宪宗,都对励精图治,改变现状,报仇雪恨有一种执念。

只不过,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不得不低头,只能选择其他方式报仇。

什么呢?就是宰相李泌提出的“北和回,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则吐蕃自困”的困蕃之策。

当年唐朝是“大魔王”,吐蕃联合突厥、阿拉伯帝国联手困唐。

如今风水轮流转,吐蕃变成“大魔王”,唐朝自然是联合周围国家,围剿吐蕃。

这个计策,总体上看是比较成功的。

吐蕃在唐朝、回纥、南诏、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夹击下,军队疲于奔命,经济因为打仗而受到严重拖累。

并且,吐蕃的政治制度也不如唐朝先进。这使得吐蕃无法维持长期的多线作战。

在这段时间里,吐蕃曾十几次进攻唐朝,几乎都是铩羽而归。

到了公元810年前后,回纥与吐蕃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吐蕃也就不得不暂停了对唐朝的进攻。

公元821年,处于内外交困之下的吐蕃赞普可黎可足认为不能再多线作战,便主动遣使到长安求和,希望能与唐朝罢兵休战。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长庆会盟”。

之后二十年,吐蕃的衰落已不可逆转。为了重新振作国势,吐蕃王朝的末代赞普朗达玛在其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

而这场运动严重伤害了吐蕃国内广大佛教信徒的宗教感情。导致很多佛教信徒对朗达玛恨之入骨。

公元842年,朗达玛被僧侣用箭射死。

他死后不久,吐蕃王室迅速分裂,吐蕃也因而发生内战。

后来,因为内战的缘故,原本统一强大的吐蕃王朝分裂成了若干个小邦。吐蕃王朝也就此灭亡。

听说吐蕃王朝灭亡后,当时的唐武宗下令整军备战,并派人收集吐蕃情报,准备收复河湟失地。但由于当时藩镇叛乱,朝廷忙着讨伐,收复失地的事情才暂时搁置了。

又过了几年,唐武宗驾崩,唐宣宗继位。

宣宗继位后,河东节度使王宰率代北诸军于盐州大败吐蕃军。

不久后,凤翔节度使崔珙率军反击,相继收了复原州(宁夏固原)、威州(宁夏中卫县)、扶州(甘肃文县西),及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萧关等七关。

唐朝的一连串军事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河西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最终引发了公元848年的“沙州起义”。

沙州人民起义成功后,张议潮又率军攻取瓜州、伊州等十个州。令河西、陇右地区在时隔百年后,又重归唐土。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吐蕃王朝了。我们这里说的吐蕃,是指吐蕃王朝分裂后的吐蕃部落。

后来,受到河西唐人起义的影响,很多臣服于吐蕃的民族,也包括吐蕃国内的底层人民和奴隶,也相继发动推翻贵族统治的起义。

这些起义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藏区。吐蕃的奴隶起义军甚至把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的陵墓都给掘了。

公元880年前后,因为黄巢起义,唐朝也处于分崩离析之际。

不过,当时的吐蕃已经彻底崩了。

在内乱、起义、外力的三重打击下,由王朝分裂为部落联盟后的吐蕃民族,又进一步地崩盘,不再对中原王朝具有威胁了。

4. 选择在暗中反叛梁帝呢?

《琅琊榜》中有无数的风流人物,他们在此留下一段段传奇。

言侯爷,言阙,初次见他之时,他已暮年,垂垂老矣,满目都是风霜,整日与香炉丹砂相伴。可实际上,他也有过叱诧风云,一腔热血,风华绝代的时候。那么是什么让仅仅中年的言侯,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甚至以将谋杀梁帝作为后半生的目标呢?

其一,故友爱人的离去。

曾经的言阙是什么样子,他可以手握着书卷,力辩诸位大渝群臣,让本就不牢靠的联盟,因他的话语而松动,从而让大梁趁此机会展开反攻,最终大胜。出身于世家,学的是效忠君王的本领,怀的是一颗赤诚明亮的心,言阙,林燮以及曾经的梁帝,是最好的兄弟,也是彼此最值得托付的人。

可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样,是曾经一同定立誓言,满怀着对于山河期盼的三位少年,最终分崩离析,一位坐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一位随着七万赤焰军命丧梅岭,而另一位不再涉足政事,每日求丹问道。

多残酷的岁月,才能够让一个心怀国土的人,放弃了自己守护多年的江山,甚至选择暗中谋划,以期待有一日可以将梁帝刺杀。

年仅二十的言阙,仅仅携带百人,去往大渝军营,舌战众臣,迎接他的本应该是最高的荣耀,可结果却是青梅竹马,互相许下终生的爱人被自己视作兄弟的男人给娶了,随之嫁过去的还有自己的胞妹。

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归根到底是梁帝害怕林言两家,结为姻亲,政治势力过于强大,所以用此计谋,分化两人。言阙虽大醉一场,痛失爱人,可只要梁帝愿意好好待乐遥,他便心满意足了。可曾经那个礼贤下士,愿三人结为兄弟的梁帝彻底在这帝王权谋,手中权力的掌控下,失去了本心。最终金陵城中的风迷了众人的眼,最爱的女人与最好的兄弟,被誓死效忠的人谋划杀害,往日的恩情消散,只留下他一人孤苦无依的生活。

其二,对当下局势的不忍。

言阙的一生,可谓是上被君主辜负,一腔忠义之心却被看作是反叛的象征,下失去了自己一生所爱,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剧中梅长苏曾经质问他,暗中谋划诸多事情,准备刺杀梁帝,是否是为宸妃娘娘不屈,可以言阙忧国忧民之心,他的谋划固然有这一原因,可也绝对对得起内心,对得起天地。

多年前的言阙,重诺重信,做事他不会计较得失,是会听从本心,只要我对你有过承诺,那我便愿意为你舍身成仁。

对于言阙的喜欢,大概就是那种宫门破了还有殿门,殿门破了还有我们自己身体的气节吧。他对梁帝的反叛,表面上像是不忠君的体现,实际上却是心怀天下所做出的选择。

赤焰一案之后,整个梁国朝廷,走向衰败,曾经以才华和能力可以出头的朝廷,现在需要靠家世门户以及好的站队,最重要的是要眼盲耳聋,对眼前的不平之事当作看不见,对曾经冤案发出的凄惨嚎叫,当作听不见。

就像言阙自己所说,现在整个朝局一片混乱,假若这个国家,有一点点当年的气象也好,可现在这种情况,既然梁帝曾经是由自己与林燮辅佐登上王位,而结束现下这一片混乱,也应该从自己开始。他不愿看到未来血流成河,横尸遍野,战火四起的局面,所以梁帝必须下台,这是曾经的义气少年在饱经风霜后的最终决定。

5. 历史上最为狂妄的将军是哪一个?

至1942年1月2日下午,日军第3和第6两个甲级师团对长沙的围攻已经进行了48小时,长沙城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战火连天,戴罪立功的李玉堂指挥第10军死战不退,日军虽有小股渗透现象但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而在岳阳的日寇第11军前进司令部里,作战主任参谋岛村矩康大佐多次请求司令官下达反转令,阿南惟幾硬是不允。

第二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0月结束的,薛岳的第九战区固然损失惨重,第11军各师团伤亡也是不轻,仅仅时隔两个月之后的12月份,日军就再次发动对长沙的进攻本身颇为勉强。东京大本营仅仅将其界定为“牵制性作战”。无非让第11军向南突击一下,让陆军二级上将薛岳紧张一下,从而使第九战区不敢抽兵增援第四战区,确保广州日寇第23军顺利攻占香港,因为就在这个月的7日,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大本营已经从“中国派遣军”调出了第5、第18、第21、第33、第38等精锐师团,第11军所属的第4和第6师团也划归大本营直辖,也就是随时准备调出的意思,东京甚至通知阿南惟幾,第3师团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调走。在如此兵力紧张的状态下,第11军的牵制性作战最多只能“虚晃一枪”,根本不具备攻占长沙的条件、也没有这个作战任务。

然而薛岳琢磨出来的“天炉战法”给了阿南惟幾致命的错觉,战役于12月24日打响,强渡新墙河之后的日军各师团“进展”非常顺利,当面的中国军队纷纷溃败。因此第3师团长丰岛中将和第6师团长神田中将,在渡过汨罗江后均发来电报:要求在追击中“直取长沙”,参谋长木下勇和作战主任参谋岛田表示反对,认为此举超出了作战计划所规定的范畴。

因为华南方面的日军自12月18日开始进攻香港后,到圣诞节时英军已经投降,第11军的牵制作战目标遂告完成,理应收兵。然而狂妄的阿南惟幾不顾幕僚的反对、不顾兵力严重不足,不顾脆弱的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仍然于12月26日给前线部队下达了攻击长沙的命令。作为天皇侍卫官出身的阿南,为了说服参谋军官们,还罗列出五条必取长沙的理由。

第一是给重庆政府以“无声的威胁”,第二是把第九战区向华南转进的部队抑留在湖南,第三是证明给薛岳看看,调出若干精锐的第11军仍然有强大的攻击能力,第四是让湖南百姓感受到重庆政府的“不可靠”,第五是可以威胁第六战区的江南部分。接到报告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认为这五条“全是屁话”,要求阿南惟幾不得偏师深入,是否攻取长沙需要等候大本营和总军的通知。

然而就在这一天,阿南得到了东条英机在大本营会议上曾经夸赞第11军的消息,大意是薛岳试图牵制第23军进攻香港、而第11军又有效地反牵制了薛岳,效果大大地好。于是阿南惟幾感觉以目前的战果实在跌份,他在日记里写道:“对此深感惭愧,期待进一步发动一场果断的攻击”,因此不待“中国派遣军”回复,就以空投通讯筒的方式独断命令前线日军继续推进,将顶头上司畑俊六的命令抛在一边,阿南也是狂得没边了。

及至1月3日下午,攻城日军的身后已经出现了中国军队30个师的番号,薛岳的“天炉大阵”渐次形成,第11军的幕僚们急得快哭了,集体要求阿南惟幾下达撤退命令。然而狂妄的阿南仍然不为所动,坚持要再打打看,他认为只要第3和第6两个师团的鬼子们能在当夜破城,日军仍然能够依托长沙赢得战场主动权。傍晚时分,最先赶到的王甲本第79军先头部队,袭击了日军留在后方浏阳河渡口的一个工兵中队,百余鬼子全部就歼。

这就意味着第九战区的合围正在开始,在岳阳,第11军参谋长、副参谋长、作战参谋们围着阿南惟畿恳请下达“反转令”,阿南仍然在坚持:“第6师团投入战斗不久,还没有收到战果理所当然,不能过早停止进攻,还应该观察一下”,就在僵持中浏阳河渡口被袭的情报送达,阿南惟畿登时呆若木鸡,硬撑了五分钟后吐口:“好吧,反转”,说反转是好听的词,其实就是北逃。

已经晚了,第九战区调集的合围部队除第74军没有到达战场外,其他九个军全部在攻击线就位,1942年1月4日黄昏,薛岳在岳麓山指挥部下达总攻击令:以罗卓英为南方追击军总司令,率四个军向北压迫追歼日军;以杨森为北方截击军总司令,指挥留在敌后的两个军截击长岳古道断敌归路;以傅仲芳为西方截击军总司令,自西向东侧击溃退中的日军;长沙守军第10军亦转入追击作战,三湘大地烽烟起,漫山遍野杀鬼子。

日军两个主攻师团在第40师团的接应下狼狈逃窜,在中国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下,仓惶北撤的日军每退几公里都要扔下一片尸体,负责侧击的第37军140师甚至直接攻入岳阳郊区炮轰火车站,正在调动全部空军掩护撤退的阿南惟畿也被吓了一跳。直到1月16日,日军大部才艰难退至新墙河北岸原阵地,第三次长沙会战落幕。狂妄的阿南惟畿虽然承认战败,但是仍然硬撑着面子,离开岳阳回武汉前在黑板上写道:“今更莫把惊惧生,兵家胜败是常情”。

此次会战日军战报宣称战死1591人,负伤4412人,而第九战区公布击毙日军33941人,击伤23003人,双方的数字如此悬殊,说明既有薛岳夸大的成分,也必然存在日本人大大缩水伤亡数字的事实。至于第11军中将司令官阿南惟畿,却非我们想像那样被“撤职查办”,首相兼陆相东条英机深知阿南虽然狂妄自大能力一般,但与皇室关系深厚且军界人脉广泛,因此对11军的大败进行了冷处理,并未严厉追究阿南惟畿的责任。

半年之后,阿南惟畿居然荣升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日本人咋了?高层腐败也是家常便饭。

6. 为什么自隋唐以来屡次被攻陷?

这算是什么问题?

上下五千年,历史上,历朝历代哪一座京城没有被攻破过?为什么要提这种愚蠢的问题来针对南京呢?

想要黑南京你就直接说,不要搞这种幼稚的小把戏。

南京是不是龙蟠虎踞且不去说,至少南京城没有出现过城中的皇帝被游牧民族掳走的事情,仅仅这一点就很强了。

南京作为千年古都,历史厚重人文昌盛,却在网上总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抹黑,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提这种奇怪的问题的人简直是愚不可及,试问,四大古都历史上哪一个没被攻破过?

不过,把都城放在北方是很应该的,毕竟北方各种资源匮乏,如果不是南水北调,北方甚至连基本的用水都成问题,这样,如果我国的都城不放在北方,北方的发展就堪忧了。

当年永乐皇帝迁都,更多的是考虑国家的大局,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至于南京,自东吴以来,那么多的皇帝在此建都,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没有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这些基本事实本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就算你想要暗示什么,也只能徒显你的愚蠢和无知而已。

7. 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燕国是周王朝最早的封国,它的封君是西周贵族召公,他在伐纣之战中立下过奇功。虽然他知名度不高,现在没什么人知道他,但在当时他却能和周公以及姜子牙等人匹敌,最巅峰的时候他和周公一起掌握周朝国政。他的封地是北燕。之后召公的子孙往北部以及东北扩地,形成一个疆域比较辽阔的国家。历史从春秋转入到战国,燕国虽然号称七雄之一,但在实力上比起其他六国相对较弱。

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军事力量不太强,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不时挑衅,就连邻境小国中山国也时常进犯。后来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产生的效果是一举消灭了华夏化的戎狄国家中山国,同时向北进攻效仿过的对象林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赵国一跃位于强国之列,与秦国共同成为战国后期争霸战的主角。

提到长平之战,人们往往会在脑海中萦绕着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说赵国长平之战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把老将廉颇撤掉,而换上了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虽然赵括自幼熟读兵书,但是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结果被秦国名将白起打败,45万赵军被斩杀。长平之战之前,赵国是秦国的最大对手,此战之后,赵国一蹶不振,失去与秦对峙的实力。

长平之战以及邯郸之战后,赵国损兵折将,日暮西山,没有了往日的强国风范,这时候燕国心中起了波澜,趁你病、要你命,燕国决定来个趁火打劫。当时燕王派遣使者和赵国签订盟约,使团代表栗腹同时兼负着打探消息的使命。他在赵国瞎转了一圈后回到燕国,向燕王报告根据他对赵国的考察,发现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了长平,此时的赵国元气大伤,如果此时燕国大军压境的话必然能取得大胜,打败了赵国,那个时候燕王就可以称霸了。

燕王喜听得此报非常高兴,内心已决定出兵赵国。不过军事、战争毕竟是大事,事关重大,关乎国运。燕王喜不敢贸然行动,于是召来昌国君乐间,咨询攻赵之事。乐间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他继承了他老爹乐毅的优良基因,在认真思考了一番后认为攻打赵国是不明智的,理由嘛很简单:赵国乃四战之地,其民骁勇善战。兼有胡服骑射,赵军的作战能力相当高,燕军恐不是对手。

但是燕王觉得经长平一战,赵军一下就损失了45万,己方在兵力上占优势,我几个人打你一个,难道还打不过你吗?对乐间说的赵国还怎么怎么厉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你当赵军神兵天降啊,是打不死的钢铁战士,老子偏要会一会,此时的燕王已然不是为国家存亡着想,纯粹是呕气。燕王不听劝告,固执己见,下令两路军队伐赵。

到了出兵时候,贤臣将渠甚至拉住燕王喜的腰带,希望燕王不要贸然出兵,但这时的燕王根本听不进去。结果是赵国派遣廉颇以及乐乘两个名将率军反击,大败燕军,长驱直入,包围了燕国国都,燕王喜只能派人求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赵国不答应,一定要让将渠出面议和,燕王怂了只好跑去求将渠。乐间逃到赵国,走了他爹的老路。

此后,燕赵之间就结下了梁子,赵国屡屡攻杀燕国,吓得燕国是战栗不安。这完全是咎由自取,赵国在第一线阻挡秦军的攻击,燕国却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挑衅滋事,却不知损害赵国的本身也是损害自己,一旦赵国灭亡,那自己就暴露在秦军的面前。更加可笑的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贸然进攻赵国。殊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长平之战以及邯郸之战后,赵国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强国风范,但还是很有实力的,邯郸还有十余万大军,李牧也有近二十万大军,这些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比燕国的乌合之众不知强了多少倍,在那时的战国仍然是强劲的作战力量,应该说是依然仅次于秦国的作战力量。

作为主将,虽然栗腹的能力说起来还不错,但是你要看跟谁比,比起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将廉颇那又差得远了。廉颇擅守,而且久经战阵,栗腹又岂是他的对手,名将就是名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燕国就没有做到这点。燕王就是抱着趁火打劫的目的来的,没有长远的规划,在开战前的准备根本不充分。虽然有明白人如乐间、将渠,劝燕王不要贸然出兵,怎奈燕王根本不听。没有战略的战争,焉能不败。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30)
法律咨询中心(法律咨询公司有前途吗)
上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在杭州和生活在金
下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

  • stealthy(鬼加一笔是什么字)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023年11月09日
  • 合川信息网(消防驾驶员待遇)

    辽宁省东营市消防员驾驶员的待遇是:B2、A2岗司机5300元/月,A1岗司机6300元/月(含五险一金),...

    2023年11月18日
  • 云南万通汽修学校(云南万通汽修学校怎么样)

    这个学校还是挺不错的,专注汽修教育27年了,并且只做汽修教育,非常的专业,在全国有上万家的合作单位,入学既是就业,非常有保障,建议你去看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2023年11月24日
  • 家装报价软件(租房哪个App靠谱点)

    上一次住房是在58上找的(因为着急,好在提前跟里面的租户沟通了一下,省了一点中介费,原本2100,砍到600。不然的话就要拿2100了。)...

    2023年11月28日
  • 高升本(高升本要考哪些科目)

    专升本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文史类有政治、英语、大学语文。理工类有政治、英语、高等数学。经济管理类有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中医药类有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023年11月29日
  • 洛阳一高(洛阳一高的校徽)

    是一个内外两个圆环,内圆为学校的中文简称“一高”,外圆为学校英文名称LuoyangNo.1HighSchool。内外圆环之间有一个五角星。整个校徽以蓝色为底色,寓意着学校办学思想开放、光明磊落。...

    2023年11月30日
  • 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炒蛋怎么炒好吃)

    1.先将角瓜番茄洗净去蒂,角瓜切成两半,半个切薄片,番茄切成两半,半个切条,分别装盘备用;鸡蛋打散、搅匀,备用;葱切圈,姜切条,蒜切末,少量备用。...

    2023年12月02日
  • 糯米粉多少钱一斤(10块钱能买多少糯米粉)

    糯米粉好像是3,4元每斤,可以制作驴打滚,糯米粉有粘性,别的不知道还会做成什么,一般10元可买到2.3斤,大张超市就有卖,袋装的,买过一次不知做什么,会做的做糯米绿豆糕,红豆糯米糕,糯米就是江米吧,江米可做粽糕,糯米粘性比较大,当然比面粉贵一...

    2023年12月02日
  • 民商法学(哪一部法律属于我国七个法律部门中的民商法律部门)

    我国七个法律部门是: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法。其中,民商法律部门主要涉及民事法律和商事法律的规范。...

    2023年12月02日
  • 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表示神话人物词语)

    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2023年12月0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