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派(丞相宰相相国)

1. 益派,丞相宰相相国?

三者的区别其实很简单,宰相是丞相、相国的俗称。相国是秦汉时期统领百官,总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丞相是秦汉时期相国的副手,负责协助相国处理全国的政务,而在某一些时期相国不设的时候,它就是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到三国之后随着相国的废除,它也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宰相

宰相在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基本是没有用来做正式的官职名的,大多数情况它用来代指各个朝代统领百官,负责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就是俗称。如隋朝的尚书令、唐朝的门下侍中、宋朝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及清朝的军机大臣等都可被称为宰相。

当然唯一的例外就是在辽代。在辽代“宰相”曾短期的被用作正式官职来使用,《辽史.百官志》载“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在当时辽国的政治体系以南北面官来分别治理汉族和契丹族,而以南北枢密院来作为全国的最高军政机构,同时在当时在南北枢密院中还设有南北宰相府来协助枢密院长官处理全国军政事务。而在当时南北宰相府的最高长官就是南北宰相。当然这个时候南北宰相只是一个协助南北枢密院来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也并不是真正的宰相之职。

其实最开始宰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名称,它是由“太宰”和“相邦”这两个官职组成的。大宰据《周礼》载“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这里的大宰指的就是太宰,在当时大宰就是掌礼、政、刑等六典的最高长官,也就是百官之首。而相邦最早出现在赵魏秦等国,《史记.张仪列传》载“惠王乃以张仪为相”,而这相指的就是相邦,而自相邦出现他就是各国的百官之首。

而第一次将太宰和相邦合二为一的就是《韩非子》一书,在显学一篇中它说到“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随后陆陆续续的一些古书籍也都习惯的利用宰相一词来代表国家最高的行政长官,如《训俭示康》“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亦如《史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相国

“相国”原称“相邦”,源于春秋的家相。春秋之时主持卿大夫家事的被称之为家宰,亦称家相,担任这个官职的可以说都是卿大夫们最信任的人。而当战国初年,随着原诸侯国的卿大夫们逐渐掌握实权,并拥有了自己的国家,比如原晋国的赵氏、魏氏、韩氏等,家相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并成为了各国掌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在当时这些都被称之为邦国,所以“相邦”这一官职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秦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当时的吕不韦在担任相邦的时候权力过大,甚至威胁到了始皇帝的王位,于是秦朝在吕不韦被罢免相邦之位后,并不再设立,改有左右丞相在总理全国政务。后汉代秦后,刘邦复立相邦位,但因相邦的邦犯了自己的名讳,所以将其改名为“相国”,而汉朝的第一任相国就是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在“六月,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后在惠帝时期相国一直被撤销,只设丞相。后到东汉少帝年间,因董卓进京,相国一职被再次起用,据《三国志》载“卓迁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但随后因董卓伏诛,相国一职又被废,直到曹操被封为魏王,建国魏的时候,相国一职又出现,但是此时的魏相国地位显然要低于汉丞相。之后曹丕建魏后,相国一职逐渐消失,后只有魏末司马昭担任过,但自司马昭后并彻底消失,再未出现。

丞相

丞相作为正式的官职名最早出现秦武王二年,《史记·秦本纪》载“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不过这个时候丞相并非是如同我们现在所想的那样是全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当时它只是作为相国的副手,负责帮助相国处理朝政事务。比如在秦王政初期吕不韦为相邦,昌平君为丞相。

后随着嬴政对于相国权势过大的顾忌,再加上吕不韦作为相国时的乱政行为,并在不久就将他废除。后秦统一全国后就以左右丞相来负责总理全国的政务,也就是争这个时候左右丞相实际上就成为了全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在秦二世时期,秦二世为了褒奖赵高的功劳,并为他设立了中丞相一职,然后与左右丞相并列。

秦被汉取代后,大汉延续秦制,但刘邦废左中右丞相,只设立一位丞相。当然此时的丞相又重新变成了相国的副手,因为刘邦重新指派了人去做相国,比如萧何就因诛杀韩信有功得以“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 而到了惠帝时期相国又再次不再设立,又重新以左右丞相来总理全国政务。后到了文帝二年,文帝又再次废除左右丞相,改为仅立一位丞相。武帝时期又再次复设左右丞相,就这样直到直到东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丞相一直就作为最高的行政长官存在了三百余年的时间。

后到东汉献帝时期,大司徒又被改为丞相,并由曹操担任。而后蜀国建国,由于诸葛亮的关系,蜀国的丞相更是成为了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最高军政长官,也真正做到了“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但在不久后随着东晋十六国乱世的到来丞相、相国虽有设,但都是为如同董卓、曹操这样的权臣所逼迫帝王封的,实际上与帝王无疑。

而后到隋朝至孝宗乾道八年这数百年的时间,丞相就再未出现,而是被隋朝的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尚书令、门下侍中和中书令所替代。直到乾道改制,宋孝宗将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左右丞相,这个时候消失百年的丞相官职才又一次出现,并再次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后直到明朝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丞相,自此丞相才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未出现。

可以说丞相、宰相和相国的区别,简单的说就是宰相包括丞相和相国,而相国地位高于丞相,丞相直到宋孝宗时期才被真正确立为是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在这之前大多数情况都是相国才是或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益派(丞相宰相相国)

2. 怎么评价三国时期?

文:鱼包历史课(原创不易 请点右上角关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邀,姜维是不是被拔高,那首先要看参考拿一份资料了。据我来看,《三国演义》里的姜维,确实被拔高了,可是《三国志》里的姜维,着实被低估了。下面我来聊聊姜维。

先说背景,姜维是曹魏降将,甚至连他的母亲都不在蜀汉,可以说是毫无背景,他在蜀汉的所有发展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蜀汉官场的现状是,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不断内耗,而他姜维两边都不属于,基本上没人罩着他,所以他的发展很艰难。演义上说他是诸葛亮的徒弟,这个夸张了点,但是诸葛亮很关照这个无依无靠又文武双全,懂些儒学的年轻人,这绝对是真的。

在诸葛亮引领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姜维成长的很快,诸葛亮先任命他为仓曹掾(后勤主管)。接着,诸葛亮亲自给自己最信任的二把手蒋琬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并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然后姜维升任了中监军征西将军。

先说说综合评价,不用说蜀汉这边的评价,可能不客观,曹魏那边怎么说?邓艾首先承认姜维是当时冠绝一方的雄杰,钟会则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比肩(要不然也不会跟姜维一起谋反)。

再说为人,姜维属于彻底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有些偏执,他家无余资,但是并无物欲,没有什么财物、美女方面的追求,他清廉为官,无暇顾及其他的方面,他对于诸葛亮的为人和事业耳濡目染,想要做一番效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的才智、军事、内政、为人,远不如诸葛亮,不过这毫不丢人。毕竟诸葛亮只有一个。

论军事方面,他不断北伐,有胜有败,胜都是小胜,败也没有大败。但是他的确够执着,到死的执着。

现在很多人评价他“穷兵黩武”?莫须有的罪名啊。他姜维哪里有资本来做穷兵黩武的事情啊?蒋琬、费祎一直压制着他,对他北伐的请求诸般打压,后来又冒出一个皇帝的红人,太监黄皓,继续全方面打压他。

我之前的解答里多次说到,诸葛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平衡荆、益两派的关系,而他姜维呢?他不但无法平衡关系,还受到两派接力一般的打压。即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对姜维也不待见。

所以姜维,真的是做人很难啊。他的才华、德行都是无可挑剔的,面对的局面更是比诸葛亮更难的,可是得到的支持确实少之又少,他来到蜀汉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背着巨大的包袱,在向前走。

很多人说蜀汉最终亡在姜维身上?荒谬啊!即便最后魏军大军压境,姜维身在沓中,被邓艾层层包围,但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的攻势。

魏国的这次倾巢出动的西征眼看就要夭折,但是谁曾想,邓艾给出了历史留名的传奇偷渡,一刀直插入蜀汉心脏——成都,最终刘禅投降的很干脆。可是直到这里,钟会在剑阁还是拿姜维没办法。

历史走到这一步,姜维即便投降也没什么了,毕竟姜维守护的是老刘家的事业,刘禅已经投降了,姜维也算尽力了。可是甚至蜀汉灭亡之后,姜维还是筹划着复兴大计,一刻也没有松懈。

他一步步说服了钟会,发动谋反,在给刘禅的密保里,他说道——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了,钟会、邓艾、姜维自己都死于计策泄漏。但姜维确实已经尽力。

我是学历史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实在想象不到,一个人要有多么执着,才会在漫长的狭窄的历史夹缝中,面对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仍然不断的冲击,这种执着,令人肃然起敬。

崖山之战之后,张世杰仍不死心,仍然找新的法子东山再起,后来他被水溺死。史书记载“舟遂覆,世杰溺焉。宋至此而亡”。

对于姜维,如果我来撰史,我也会这么写。“计败,姜维死。汉至此而亡。”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3. 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

强迫商贩吞活鳝而死、街上夺取孝子孝服自己当孝子、找老翁当做父亲先拜后打、还暗杀少府丞等等荒诞作为都是萧纶的杰作,可是最终他却为了平定侯景之乱而死,被人建庙供奉。

荒诞的萧纶

萧纶是梁武帝的第六子,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历史上有记载的共有8子10女,其中老大、老三、老五这三个儿子是嫡系,其他包括老六萧纶在内都是庶出。

萧纶少年聪颖,博学善文,不到10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邵陵郡王,外放为将军,出任地方太守,镇守一方。

公元524年,年约17岁的萧纶为南兖州(南徐州)刺史,很快因为一些事被罢官夺爵,荒唐事太多,大致有以下几个:

1.在刺史任上,他微服私访,问集市上一个摆摊卖黄鳝的百姓:“你觉得我们这个刺史怎么样?”老百姓又不知道问这话的人是谁,当即就实话实说,“这个刺史脾气暴躁,性格暴虐得很。”

萧纶当场大怒,让手下抓着商贩,当场把他卖的鳝鱼塞入其口中,活的鳝鱼在其身体中挣扎乱窜,最终卖鳝鱼的商贩活活痛苦而死。

此后,治下的百姓整日惶恐不安,生怕因为说错话被杀死,连相熟的人在路上相遇,都不敢说话,只敢用眼神示意。

普通五年,以西中郎将权摄南徐州事。在州轻险躁虐,喜 怒不恒,车服僭拟,肆行非法。遨游巿里,杂于冢隶。尝问卖 夔者曰:“刺史何如?”对者言其躁虐,纶怒,令吞夔以死, 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南史·卷五十三》

2.有一次,萧纶在路上碰到一个发丧的队伍,他马上跑过去夺了孝子的丧服,自己穿在身上,并且当场嚎啕大哭,就像真的“死了爹”一样。

可是萧纶的爹是谁?那是当朝皇帝萧衍,当时有一个官职叫做签帅,负责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负责萧纶的签帅听闻这件事之后,心中害怕不已,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皇帝。

梁武帝当场发怒了,我还没死呢,这么等着给我戴孝?

梁武帝就派人去问责于他,希望他能知错就改,摆出一个认错的态度,谁知道萧纶并不认错,更不打算改正,于是梁武帝准备另外派一名刺史去取代他。

尝逢丧车,夺孝子服而着之,匍匐 号叫。签帅惧罪,密以闻。帝始严责,纶不能改,于是遣代。——《南史·卷五十三》

3.新的刺史还没到,萧纶又上演了更荒诞的一幕。

他找到一个长得又矮又瘦、跟梁武帝有些相似的老头,给他穿上只有帝王和上公才能穿戴的礼服、礼冠,并置之于高座,然后大礼参拜,就像是朝拜皇帝一样,然后对其辩论,说自己无罪。

说完之后,就将这老头拽下来,脱下礼服,当场对老头棍棒相加。

纶悖慢逾甚,乃取一老公短瘦类帝者,加以衮冕,置之高坐, 朝以爲君,自陈无罪。使就坐剥褫,捶之于庭。——《南史·卷五十三》

4.又有一天,他不知道怎么想了一个新奇的玩法,做了一个棺木,将司马崔会意装入棺材,还用灵车、挽歌为其送葬,找了一群老妪在边上哭丧,就像真正的出殡一样。

崔会意不堪折辱,一骑轻骑跑回京城,向梁武帝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

梁武帝听说了之后,怕这个逆子跑了,连帽派遣禁军前去捉拿入狱,并准备赐其自尽。

幸好太子在皇帝面前哭诉,这才得以幸免,最终被罢官夺爵。

忽作新棺木, 贮司马崔会意,以驉车挽歌爲送葬之法,使妪乘车悲号。会意 不堪,轻骑还都以闻。帝恐其奔逸,以禁兵取之,将于狱赐尽。 昭明太子流涕固谏,得免,免官削爵土还第。——《南史·卷五十三》

5.公元532年,萧纶早已经被恢复爵位,并任职扬州刺史,在此任上,他更是骄奢放纵。

有一次,他派人到市场上赊欠锦彩丝布百匹之多,准备给左右以及衙门官署的人做新衣服。

上百匹上等布匹,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百姓商贾听说之后,纷纷闭门谢客,宁愿不开店了也不敢赊欠给他。

几天之后,此事传到梁武帝萧衍耳中,招来负责的少府丞何智通问询,何智通不敢隐瞒,按实奏报,萧纶受到梁武帝的谴责,勒令反省。

萧纶于是迁怒于何智通,并派人刺杀他,何智通临死之前在车壁上写下“邵陵”二字,意思不言而喻,邵陵郡王就是凶手,刺杀案就此败露。

何智通的儿子去朝廷告发,梁武帝再次“震怒”,悬赏白万钱通缉刺客,并将主谋萧纶免为庶人,长达近一月才恢复其爵位。

纶锁在第,舍人诸昙粲并主帅领仗身守视。免爲庶人。经 三旬乃脱锁,顷之复封爵。——《南史·卷五十三》

浪子回头?

公元548年,南朝梁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南朝梁从此一蹶不振,那就是侯景之乱。

从侯景开始拉起帷幕的时候,梁武帝就派邵陵王萧纶统帅诸军,征讨侯景,萧纶一跃成为征讨大都督,率领3万兵马讨伐侯景。

很快,萧纶出京口被侯景大败,只剩1000人从京口逃到东扬州,进位司空。

而侯景却攻陷建康,彻底掌控了京城,不久梁武帝萧衍被饿死,太子萧纲(老三)即位。

550年,萧纶入郢州,郢州刺史南平王将刺史之位让给萧纶,萧纶没有接受,却被南平王尊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实际上割据郢州。

不久之后,湘东王萧绎(老七)不顾外敌侯景占领京城,反而包围河东王萧誉(萧衍的孙子),萧纶想派兵救援,但是没有粮食补给,只好写信劝说萧绎,但是萧绎没有听劝。

萧纶修整兵械,“准备讨伐侯景”,萧绎怕六哥越来越强大,因此派王僧辩进逼郢州,萧纶失败之后逃往武昌,并投降北齐,被封为梁王。

551年,萧纶被侯景的部将逼入汝南笼城,最终汝南陷落,萧纶被杀,遗体扔在江岸。

百姓怜之,为其修建庙宇供奉。

二年二月,忠等至于汝南,纶婴城自守。会天寒大雪,忠等攻不能克,死者甚众。后李素中流矢卒,城乃陷。忠等执纶,纶不为屈,遂害之。投于江岸,经日颜色不变,鸟兽莫敢近焉。时年三十三。百姓怜之,为立祠庙,后世祖追谥曰携。——《梁书·卷二十九》

萧纶年轻之时,在任上行为荒诞不羁,可是当南梁被侯景肆虐之时,南梁宗室还不忘内斗,只有萧纶一心夺回建康,因此被人称作“浪子回头”,还被百姓“怜之”,为其兴建庙宇!

通乃卧大鼓,使纶坐上杀之,投于江岸,经日色不 变,鸟兽莫敢近。时飞雪飘零,尸横道路,周回数步,独不沾 洒。旧主帅安陆人郝破敌敛之于襄阳。葬之日,黄雪雰糅,唯 冢圹所独不下雪。杨忠知而悔焉,使乙太牢往祭殡焉。百姓怜 之,爲立祠庙。——《南史·卷五十三》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总有一个溺爱的家长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是他绝对是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我们先看看这两个例子:

1.萧宏

萧宏是萧衍的六弟,两人感情深厚,506年,萧宏受命带领一支被认为是“百数十年所未之有”的军队北伐,麾下有开国元勋吕僧珍、柳惔等人辅佐,但是萧宏畏懦不前,后来又带头逃跑,使得梁军溃败,损失近5万人,南朝也元气大伤。

萧宏一个小妾的弟弟仗势欺人,经常逞凶杀人,每次杀人之后就躲到萧宏的府邸,让官府无可奈何,最终是梁武帝亲自敕令萧宏交出杀人凶手,这才让凶手被绳之以法。

后来,建康城里只要有不法的事发生,往往都打着萧宏的招牌,但是梁武帝总是对其宽恕。甚至有一次梁武帝遭遇刺客埋伏,刺客都声称是萧宏指使,萧衍也只是再次罢去萧宏的官职。

萧宏的贪鄙、不法数之不尽……

甚至他还与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永兴公主私通,还谋划着要夺取萧衍的皇位,永兴公主带着两个刺客准备行刺萧衍,被当场抓住,萧衍也只是杀死了两个刺客,并没有声张。

宏又与帝女永兴主私通,因是遂谋弑逆,许事捷以为皇后。帝尝为三日斋,诸主并豫,永兴乃使二僮衣以婢服。僮逾阈失屦,阁帅疑之,密言于丁贵嫔,欲上言,惧或不信,乃使宫帅图之。帅令内舆人八人,缠以纯绵,立于幕下。斋坐散,主果请间,帝许之。主升阶,而僮先趣帝后。八人抱而擒之,帝惊坠于扆。搜僮得刀,辞为宏所使。帝秘之,杀二僮于内,以漆车载主出。主恚死,帝竟不临之。——《南史·卷五十一》

不久之后,永兴公主受惊、怀恨而死,萧宏不仅没有被怪罪,之前的官职也“再次”被恢复,两人感情如旧。

2.次子萧综

据说萧衍的次子萧综是吴淑媛与东昏侯萧宝卷的遗腹子,萧宝卷是南朝齐的倒数第二位皇帝,萧衍也是南朝齐的宗室,就是他攻破建康,杀死萧宝卷,立了傀儡皇帝萧宝融,进而取代南朝齐。

杀死萧宝卷之后,萧宝卷的后妃吴淑媛也被萧衍纳入后宫,并为其生了第二位儿子,但是吴淑媛才入宫7个月就生子,因此传言萧综是东昏侯的遗腹子。

后来萧综得知真相,在梁魏交战之时,带着南徐州投降北魏,萧衍大怒之下赐死吴淑媛,并出去萧综宗室属籍,还将他儿子萧直改姓氏为悖。

但是不到10天,又恢复了他的萧氏宗籍,并将萧直封为永新侯。

后来萧综在北朝落魄而死,萧衍也取回了他的遗骨,并以皇子身份将安葬。

从萧衍对兄弟萧宏、对儿子萧综的行为来看,这已经不仅仅是宽厚,而是宽纵了,其实他对其他儿子又何尝不是呢?比如萧纶。

萧纶在不到10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一地太守,镇守一方,在萧纶几次肆意妄为,甚至大逆不道的时候他,他都是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每次夺职贬爵,总过不了多久,又恢复了官职,对于他们来说,“革职”、“削爵”也只是做给外人看的而已。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父亲,所以才有如此肆意妄为的萧纶。

然而,就是这样不靠谱的萧纶,当面对侯景之乱的时候,开始侯景还只是小患,梁武帝第一个就启用了儿子萧纶,让他成为征讨大都督。

萧纶是如何“浪子回头”的?

萧纶真的浪子回头了吗?

对于梁武帝来说,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萧纶在任上的所作所为都是很正常的。出生就是皇子,暴虐一点又何妨?

所以,对于百姓来说,萧纶就是一个大魔王,可是对于梁武帝来说,那是皇子,是天潢贵胄,因此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过错,这也是为什么屡次免官夺爵,却很快就恢复了的原因。

对于萧纶自己来说,他也没有浪子回头,只是长大了而已。

在早期,他无论身份多么高贵,也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身居高位,又手握大权,因此可以不用在乎外人的感受,生杀予夺,这才做出那些看似荒唐的事。

而在后期,当萧绎在忙着内斗的时候,萧纶却成为了举国英雄,因为他在想着收复建康。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从责任上来讲,侯景之乱开始的时候,萧纶带领30000兵马征讨侯景,对于南朝来讲,这已经是大手笔,可是最终呢?

侯景占领了建康,萧纶逃到了郢州割据一方,看似在调节宗室矛盾,也不过是在彰显自己“总督中外诸军事”的身份,想占据大义而已。

毕竟此时的梁武帝已死,梁简文帝是侯景所立,算是得位不正,而此时的宗室,有谁有他这个被梁武帝任命地“征讨大都督”名正言顺?

说白了,都是为了那个皇位而已,此时的萧纶已经不是年少的萧纶,他有了自己的追求。

你们若是百姓,会为他立庙吗?

主要参考资料:《南史》、《梁书》

4. 吕雉为何只对戚夫人下手?

如果我说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的话,可能很多人会站在道德和人性的高度开对我进行批判了。吕后放过了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对戚夫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对于其他人正史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刘邦的夫人不少,但是威胁到吕后的却只有戚夫人一个,为了戚夫人,刘邦一度产生了废长立幼的念头。吕后对于戚夫人的恨意不是狭隘的争宠那么简单,事实上,吕后独立且极有主见,用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说法,吕后为人坚韧刚毅,吕后是一个十分成熟和自信的政治家,这也是司马迁将吕后的生平记入《吕太后本纪》的原因。记得刘邦去世之后,匈奴的冒顿单于曾经给吕后写过一封信,信中竟然说自己在匈奴偏远之地缺少人的陪伴,吕后也新近丧夫,想邀请吕后的匈奴陪伴自己。对于冒顿这样污蔑性的语言,吕后选择的隐忍。她回信说:“我年老色衰,无力侍奉冒顿单于,但为了两国秦晋之好,大汉可以选派年轻貌美的公主嫁给冒顿。有人说吕后丧权辱国,可是在当时匈奴强大、汉朝衰微的情况下,吕后所此举是牺牲个人之荣辱,而全的国家之大义,且秉承了刘邦定下的与匈奴和亲的国策。因此不是吕后气量狭窄、容不下戚夫人,而是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直接威胁到吕后和其子汉惠帝刘盈的统治地位。大汉的江山可以说一半是吕后及吕氏家族辅助刘邦夺得,吕氏家族在刘邦创业过程中出人、出钱、出力,吕后的兄长也因战事而死。大汉的天下是刘邦和吕后创立的,而戚夫人却半道插了进来,凭借刘邦的宠爱,妄图谋夺大汉的天下,让儿子刘如意成为大汉天子,这是吕后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吕后还可以接受刘邦宠爱其他的妃嫔,可以接受刘邦对自己并无怜爱之心,但是绝不能容忍将大汉天下拱手交给毫无政治经验的戚夫人和乳臭未干的小孩刘如意。刘邦在世时,戚夫人不断的向刘邦哭诉,意图刘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去世后,她自己在寒宫仍然不知收敛、抱怨连连,并声称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日后定可以救自己出苦海。这些话,怎么可能逃过吕后安插在她身边的耳目的耳朵呢?从医学常识来讲,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这件事本身就存疑。在古代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如果遭受此酷刑立刻死几乎是必然的,根本挺不到看到汉惠帝刘盈的那一刻。很多事情就算正史有载,也不能全信、不能妄听。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吕后作为登上权力顶峰的女子,为人所诟病是可以理解的。这和后来的武则天如出一辙,可以说吕后是武则天的榜样,女子要登上权力的巅峰必然有非常的手段,从谋略、胆识、胸襟、气度等各个方面必然超出他的对手一筹。无非常之手段,难成非常之功业。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5. 杨筠松是哪里人?

杨筠松(公元834年4月20日——906年3月12日):俗称“杨救贫”;名益,字筠松(一字叔茂),唐代窦州(今广东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杨公别号玄赤,因其以地理风水之术行于世,多使贫者以致富,故世多称其为“救贫先生”或“救贫仙人”,后人亦称其为“杨救贫”。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等。唐代著名的堪舆大师;江西堪舆形法理论祖师。

筠松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幼年即聪颖过人,学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据传为携唐代宫庭珍藏风水学典藉)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其为“救贫先生”。

筠松抛弃原风水学说中方位本身既有吉凶的信条,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逐渐演化发展,形成风水“形法理论”,“峦头之法”。后其法传之于曾文辿、刘江东、胡矮仙、李华等人。形法理论“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辿、赖大有、谢子逸辈,其说为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故又名赣派风水。形成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考察山水、踏勘地形的四个程式。

近、现代而至当代的风水学者,全部都是践行杨筠松的风水理论,故都尊他为中国堪舆祖师。

唐昭宗光化三年三月初九日,杨公病逝于虔州,终年67岁,葬于虔州于都寒信峡药口坝。

杨筠松传世著作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青囊奥语》、《一粒粟》、《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葬法倒杖》、《天玉经·内传》、《天玉经·外编》等书。其著述广为后世风水家所推崇,大都被奉为经典,尊为圭臬!

在正史中,有关杨筠松的记载不多。据明朝嘉靖15 年(公元 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在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曾氏族谱中亦载有杨救贫的详细传略:“杨公仙师祖籍广东窦州府,父名淑贤,生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杨公仙师名益,字筠松,号救贫,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时。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掌管琼林御库。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也一并将宫廷中所学之风水术带至民间,并四处以所学所得帮助他人。《宋史·艺文志》中倒载有杨救贫,但却不详其始末。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後往来於虔州。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明李国木所撰的《地理大全》中,第七卷至十卷为杨筠松所著《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等。

杨氏之风水理论,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思想。在堪舆学理论上力主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穴。杨公风水理论著作《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等著作流传至今,给研究中国古代地理之学留下了大量详实的文字资料和实物遗产。其风水术承继了晋代郭璞“乘生气”的堪舆学精髓,强调龙、水、向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气方面注重龙气和堂气的配合,以七十二龙乘龙气为核心,乘龙气者为吉,乘旺盛的龙气者为大吉,不能乘龙气者为凶,破坏龙气者为大凶。阴阳宅的吉凶,决定于对内能不能乘得旺盛的龙之生气,对外能不能合理接纳堂局之气。杨公风水术认为:龙气要配合阴、阳宅的“坐山”,而来去之水要配合阴阳宅的“朝向”,这也是杨公风水理论的主要法则。他在兴国县梅窖乡三僚村定居期间,著书立说,授徒传艺,建宅修墓,使地理堪舆文化流传于世,供后人学习研究。

杨救贫传承的风水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在风水的实践过程中,建筑是体现风水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牌楼、桥梁、庙宇、宗祠、住宅及坟墓以及皇宫丘陵都烙有风水文化的痕迹。其后,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杨筠松被尊称为中国风水术之祖师,杨公风水也就成了赣南客家文化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赣南也因此而成为中国堪舆学说的故乡和发源地之一。杨救贫的堪舆活动,使堪舆文化迅速传播,大量的建筑实践,使杨公风水在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杨筠松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可以和孟子在儒学上的地位相当,其所有的著作,均为地理风水上的必学经典著作,所以杨筠松也被后人尊称为杨公。杨筠松在赣州兴国县梅窖乡三僚村定居期间,在为当地民众堪定阴阳宅址,为人排忧解难,遍阅赣南的名山大川的同时,授徒传艺,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广传民间,曾文辿、廖三传、廖金精、赖布衣、廖均卿、曾从政、廖文政等堪舆名流均是杨救贫的真传弟子,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自成一家。赣南堪舆学派继承了杨救贫重形势、重龙脉的理论精髓,被称为“形势派”或“赣南派”,杨筠松被尊称为开山祖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侵则删)

6. 唐朝为什么要扶持回纥在漠北崛起?

概要地说,就是为了对抗突厥人的威胁。

后东突厥汗国建立后,唐朝不得不再次面临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尤其在被突厥人逐出惨淡经营尽半个世纪的蒙古高原后,唐朝在深刻的反思中意识到不管自身有多强大,受制于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中原王朝是难以实现对蒙古高原的直接统治。当年的唐朝莽撞吞下了蒙古高原这个苦果,最后却只落得被逐回中原的尴尬下场。不敢再盲目迷信自身武力的唐朝为了有效分化、打击后东突厥汗国,决意再扶持一个北方游牧民族对抗后东突厥。经过仔细挑选,唐朝选择了回纥作为自己在北方游牧胡人中的代言人。在唐朝和唐朝的游牧胡人盟友的配合下,后东突厥越发衰落。到唐玄宗时期,唐朝趁着后东突厥内乱,派遣一代战神王忠嗣先后破后东突厥右厢、左厢,歼灭了后突厥主力。但往后唐朝就犯下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那就在唐朝的鼎立扶持下,回纥灭亡了行将就木的后东突厥,并且建立了盘踞整个蒙古高原的回纥汗国。这就是违背了以夷制夷中的均衡战略。唐朝也很快就品尝到了自己酿下的苦果,大草原上一家独大的回纥趁着安史之乱腰斩唐朝盛世,不再以藩属的身份听命于大唐。反而蛮横地要求和大唐平起平坐,并常有欺凌之举,让大唐尝尽了心酸屈辱。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大草原上有那么多的部族,唐朝当初为何要选择扶持不起眼的回纥那!那是因为回纥在诸部中表现得最为忠顺、乖巧,赢得了大唐的信任。在唐朝看来回纥是自己手下最为听话,且肯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小弟。那么回纥到底有怎样的上好表现,让唐朝如此满意那。

第一、坚决拥护唐朝对漠北的统治。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朝发动灭亡薛延陀汗国之战。和薛延陀同出自铁勒的回纥,早就蠢蠢欲动,不甘接受薛延陀的统治。立即起兵响应唐朝,而且在平灭薛延陀汗国之战中,格外卖力。战无不胜的唐军大败薛延陀多弥可汗,多弥可汗只得“引数千骑奔阿史德时健部落”,这时,“回纥攻而杀之,并其宗族殆尽,遂据其地”。就这样,回纥帮大唐杀掉了心腹之患多弥可汗。唐朝灭亡薛延陀后,又是深谙审时度势、见风使舵之道的回纥,揣摩出唐太宗真正政治意图后。回纥马上曲意逢迎,煽动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十一部共同向唐朝贡,并宣称,“薛延陀不事大国,暴虐无道,不能与奴等为主,自取败死,部落鸟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从薛延陀去,归命天子。愿赐哀怜,乞置官司,养育奴等”。回纥诸部提出的“愿归命天子,请置唐官”的诉求,正和唐太宗心意。太宗大喜,同年九月诸部使节到灵州朝拜唐太宗时,回纥等使者不仅得到了唐太宗的接见,还得到了唐朝的赏赐的众多官职。看到天子龙心大悦,回纥首领又肉麻地宣誓道,“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说白了就是情愿“世为唐臣”,犹如不给唐朝当臣子,简直生不如死的感觉。看着诸部首领哭喊着要给大唐世代为臣,唐太宗无比兴奋地赋诗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在回纥诸部的强烈要求下,唐朝在蒙古高原设立了燕然都护府及瀚海等六府七州。并委任回纥首领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我们必须承认,唐朝能够顺利在漠北确立政治主权,回纥出力不少,而且,回纥还是拱卫燕然都护府的中坚力量。

第二、回纥顺服于大唐的统治,极尽臣子之礼。唐朝对回纥的直接统治时间跨度很长,以后东突厥汗国复兴为分割点,分为两个阶段。在唐朝丧失了对蒙古高原的统治后,回纥分裂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因受后突厥汗国阻隔,不得不退缩到原居地色愣格河流域和土拉河以北地区,也就是突厥碑文中所称的九姓乌护。南部则在不甘接受后东突厥统治,且仍对大唐念念不忘的回纥可汗带领下,南迁到唐朝控制的区域内,继续做大唐的子民。由于突厥毗伽可汗一改前任可汗残酷奴役、暴力统治漠北回纥诸部的做法,改为怀柔利诱、恩威并施。再加上,唐朝对待这些内附唐朝的回纥确有举措失当之处,终于导致内附的回纥部落返归漠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29年),南北两部回纥部落重新合流于漠北。至此,唐朝对回纥的直接统治结束。此后直至安史之乱前,回纥的身份应该是听命于唐朝的藩属国,而不是受唐朝统治的羁縻州部民。

那么,在回纥归属唐朝统治期间,大唐是如何对回纥进行有效统治得那!

首先,唐朝在回纥设置并派驻官吏。唐朝统治在回纥的驻地设置瀚海都督府,册封回纥可汗吐迷度为瀚海都督府的都督。虽然瀚海都督府属于自治性较强的羁縻州,不同于内地的郡州县。但羁縻州也隶属于是大唐名副其实的疆土。唐王朝为了维护对羁縻州的有效统治,在回纥地区修筑交通大道,设释站,抽赋税。并在瀚海都督府下置州,每州设刺史,其下又有长史、司马等官制。还用回纥本民族的首领来担任羁縻州的都督、刺史,以示朝廷对回纥各部酋长的恩典。并且朝廷还颁发“其都督、刺史,给玄黄鱼符,黄金为文”,作为其能合法统辖羁縻州的依据和凭证。我们需要注意到,虽然羁縻州的都督、刺史是回纥本族人,但是羁縻州中的长史等官制必须由朝廷派驻的汉人担任。名为辅佐,实为监督,掌控实权。

其次、唐朝中央对于回纥首领不但加以册封,而且有直接任命其为内地官吏以及加以惩罚之权。如吐迷度的曾孙独解支(公元680年-715年)被唐朝继立为瀚海大都督后,他的“亲属及部落征战有功”,“并自碛北移居甘州界”。独解支卒,子伏帝訇(公元715年-719年)立,即因乃父有功,被唐朝任命为“河西经略使兼赤水军使。这是回纥首领被唐朝任命为内地官吏的例子。回纥官吏也有被唐朝惩罚的,如早在唐武后时(公元684-704年),因后东突厥汗国崛起,回纥不堪其压迫,有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部落徙居甘、凉二州间。在这期间,后来回纥人因与唐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君彘发生磨擦。在王君彘的一直状告下,唐廷竟将回纥的最高首领瀚海大都督承宗(伏帝訇之子)流放到岭南瀼州(今广西上思),最后死在那里。唐朝更立其子伏帝难(公元727-744年)为瀚海大都督。

再次、回纥军队受唐朝中央直接征调。唐朝对外征战的时候,回纥军队必须无条件听命于唐朝的调遣。回纥军队受唐朝征调的方式,主要有:一、配合唐军从征;二、直接编入唐军;三、唐朝可以在回纥地区直接驻军等三个方面。配合唐军从征的例子:唐朝在征讨西突厥的时候,就频频征调回纥军队随军参战。编入唐军的例子:伏帝甸被唐朝任命为河西经略使兼赤水军使时,就有不少的回纥人被唐朝编入到赤水军中。唐朝在回纥驻军的例子:就在上述河西走廊回纥人被直接编入唐军的同时,在漠北,唐朝因为防止后突厥势力的兴起,直接在当地直接驻唐军以对抗后东突厥。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二月,移蔚州横野军于阴山北,屯兵三万,为九姓回纥之援”。同书还明载,在此同时,唐朝下令漠北的回纥等部都督各出骑兵为前、后、左、右军讨击大使,均受河东节度经略使辖下的天兵军节度。其兵马平时各为部落营生,有事即遵命应战。

第三、在归附大唐后,回纥为大唐东征西讨,竭尽犬马之劳。接受了大唐的统治,就要履行替大唐征战的义务。但很多部族并不情愿,他们认为这是给大唐当炮灰,尤以被唐朝征服的突厥人对唐朝征调抵触最为激烈。以至于,不堪被唐朝征调成为日后突厥叛乱复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于突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回纥不仅抵触,反而对唐朝的征调是甘之如饴,更有在战场上踊跃向前,竭力厮杀。一副为大唐出生入死、在所不辞的架势,着实令大唐感动。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皇帝决意彻底铲除反唐的乙注车鼻可汗政权,派大将高侃出击阿息山,同时征调回纥、仆固、同罗诸部并头进兵。最终,消灭了漠北地区最后一个拥有可汗名号的政权。

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本已降唐的西突厥酋长阿史那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发动反唐叛乱,控制了西域诸国在内的西突厥全境。声势浩大的叛乱,迫使唐朝发师三次西征,唐遣萧嗣业命回纥兵助战,回纥可汗婆闰不敢有一丝犹豫和拖延,亲统五万骑参加了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的全过程。在平叛期间,婆闰所统回纥部建立了卓勋。唐高宗为奖赏回纥的衷心耿耿,提升婆闰为右卫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在助唐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之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婆闰又随萧嗣业一同征讨高句丽,同年婆闰病死。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唐朝治下的突厥发动大规模叛乱,薛延陀、契丹、奚也随之响应,一时大草原上风云悸动、波澜骤起。而以回纥为中坚的漠北安北大都护府治下则依然安稳静谧,坚决不肯附逆,服从唐朝的号令。也因此,回纥成为协助大唐平定突厥叛乱的重要的倚重力量。裴行俭平定阿史那伏念时,遣行军副总管程务挺、张虔筋率单于都护府府兵穷讨尾追,又发漠北回纥南下阻截、两军合击,终又平定了阿史那伏念为首的叛乱。其后程、张二将与主帅裴行俭争功,密奏“上言伏念为子营逼逐,又破北回纥等南向逼之,窘急而降,由是行俭之功不录。”这支配合唐军合功突厥的回纥精骑就是由对大唐忠贞不渝的回纥可汗比粟率领的。

长寿二年(693年),回纥可汗比粟死后,回纥益弱而后东突厥汗国日强,回纥嗣立国君独解支似在漠北无处容身,只好杀出重围,南徙入唐这是第一支南徙的回纥部落。后突厥政权的出现打乱了唐朝北方边境地区安静、祥和的太平盛世的局面。更让唐朝面对北有突厥,西有吐蕃的两面夹击的危险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充分地依靠了回纥、铁勒等族的势力,并巩固其在北方边境地区的统治权。

据史料记载,在后突厥的默啜可汗统治时,回纥前后发动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为大唐出力颇多。开元四年(公元716年),默啜可汗兴兵攻打北部的铁勒部族拔曳固。唐朝不愿坐视默啜可汗兼并铁勒,遂于开元四年正月二日,命薛纳等兵分中、东、西三道,“各领马步五万人,与九姓计会。三军既整,百道齐人”讨伐默啜。同时,唐联络留住漠北原地的回纥首领伏帝訇(公元715年-719年),共同起兵抗击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默啜可汗在进攻拔曳固时,因恃胜轻归,不加防备,而被拔曳固溃卒颉质略袭杀。颉质略和正出使漠北的唐将郝灵荃一同将默啜的人头带回长安,悬挂在大街上示众。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唐书·回鹘传》记载着回纥“助唐攻杀默啜”,换言之,在这场唐朝联合漠北诸部击毙后东突厥默啜可汗之战中,回纥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位的后突厥棘连可汗立即兴师复仇,向土拉河回纥驻地,大举进攻。九姓铁勒中的拔曳固、回纥、同罗、霫、仆固五部一起归附唐朝,被安置在大武军(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东北马邑)北,这也是回纥部众第二次受后突厥统治者的压迫,而南迁入内地。回纥等诸部助唐杀默啜,等于消除了唐朝的一个心腹大患。也是对唐朝统一国家边境安宁的一大贡献。自然也为唐朝“开元之治”盛况的顺利发展和唐朝成为亚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奠定了基础。

正是由于回纥有坚决拥护唐朝对漠北的统治、顺服于大唐的统治、为大唐东征西讨这几项大功,唐朝同回纥的关系无疑是在唐朝对外的关系中最为亲密的,而唐朝更视回纥为自己制衡其他诸胡的得力助手,维护大唐统治的左膀右臂。正是基于此,为了对抗漠北的突厥威胁,唐朝才会大力扶持回纥,直至将其扶持为漠北霸主回纥汗国!

7. 孙燕和倪非凡难道是来瑞士女排精英赛递水和毛巾的吗?

满怀着热情和期待,孙燕和倪非凡来到了瑞士蒙特勒,参加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成年国家队国际大赛。可残酷的现实却是,自己完全成为了为队友递水和毛巾的人。倪非凡稍好点,起码替补李盈莹登场亮了个相,孙燕就悲剧了,如果不看大名单,有些球迷真的还不知道有她这个人。

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队已经打了两场了,作为除了李盈莹之外的两位00后小将,孙燕和倪非凡一直只能做壁上观。场上的你争我夺,似乎和她们俩没多大关系,倪非凡还好点,替换李盈莹登场亮了个相。作为郎指导看好的高个二传孙燕则更加悲催:两场比赛彻底沦为了拍手的拉拉队和递水、递毛巾的人。

作为国内同年龄段涌现出来的潜力新人,孙燕和倪非凡必然都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要不然,国家队就不会在她们和意大利二队打了两场热身赛后,马上就把她们再抽调到本次的瑞士赛。

虽然本次瑞士赛派出现有这批人员的初衷是考察队员、锻炼新人,但毕竟一项比赛,总还是要一定程度上追求比赛的成绩的。孙燕和倪非凡都还没有任何成年国家队比赛经验,这就难免造成了现在的状况,孙燕和倪非凡彻底成为了壁上观的人。

其实,这也很正常,去年的世锦赛上,杨涵玉不是也出征了日本吗?也是没有登场一分钟。对于彻底的菜鸟来说,能得到现场观摩比赛的机会,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看着师姐们在比赛中是如何去做的,潜移默化中她们也学到了不少。

随着比赛的进一步进行,小编相信在三轮小组赛结束以后,孙燕和倪非凡应该还是能得到短暂的出场机会的。特别是如果中国队没能进入前四,接下来的比赛也就会全力放手锻炼新人了。两位18岁的小姑娘,就请时刻准备着吧。如果能够得到上场的机会,就请放松心态,把自己全部的潜能都尽情释放出来吧。

最后还是希望安家杰能够多少给两位小姑娘一点出场机会,观摩学习固然重要,真刀实枪地干上一场,才能更加有利于她们实力和经验的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64)
沪上豪华足浴顶流海上君庭#放松解压好去处
上一篇 2024年03月16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3月16日

相关推荐

  • 恒丰银行成都分行(恒丰银行深圳分行什么时间开业)

    恒丰银行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向深圳银保监局提出开业申请...

    2023年11月07日
  • 新嘉年华三厢怎么样(12年福特嘉年华三厢自动挡有副水箱吗)

    1.有副水箱2.因为副水箱是用来冷却发动机的,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对于一款汽车来说,副水箱是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3.副水箱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温度,防止过热,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这对于长...

    2023年11月12日
  • qq头像情侣带字的(大家有什么情侣卡通头像)

    情侣头像独特的才有最有意义分享一组用真人照片绘画出来的卡通情侣头像只想和你做人群中最独一无二的我是爱画画的小仙女希望喜欢我分享的情侣头像...

    2023年11月14日
  • 白幻视(白幻视飞走后什么时候会再登场)

    白幻视没有留下来帮助旺达,这是因为没有心灵宝石,失去了对旺达的感情,所以没有留下来的理由。幻视最开始是贾维斯+心灵宝石混合而成,绿巨人和钢铁侠都是他的创造者,此时作为一个刚觉醒的AI,他更想要去寻找自己的由来。...

    2023年11月17日
  • 蜂毒的作用(马蜂窝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在农村,马蜂窝随处可见,马蜂喜欢在房子下、树冠上或者岩石边上做巢。小时候看见就会特别调皮,拿石子去扔马蜂窝,或者拿棍子去捅,这种坏事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做过。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有点惨重的,惹怒了马蜂,它就会倾巢而出,看见人就会上去蜇,轻者起红点...

    2023年11月20日
  • 笔记本电脑键盘错乱(笔记本键盘按键错乱怎么办)

    1、一些电脑比较大,如果只是部分按键出现问题,比如键盘上自带数字键盘按键,本来应该显示字幕输入的确是数字,只需要按下FN+Numlock就可以恢复。...

    2023年11月26日
  • 郑州青年居易(历史上有哪些对话堪称神回复)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著名的流氓皇帝,说话相当的贴地气,而且什么“无耻”的话他都能说得出口。也正因如此,就连楚霸王项羽也拿他没办法。...

    2023年11月27日
  • 声卡论坛(安卓转苹果是个什么体验)

    满口大黄牙的黄章丑的一逼,可我做了魅族脑残粉很多年。大概源于丫算半个木匠,从mx2一路买到pro6s,时光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入坑苹果8plus,pro6s做了备用机。日常打磨联发科让黄章忘记了我等粉丝的真正需要,魅族2017年的陨落无须赘言。...

    2023年12月01日
  • 四年级期中考试卷(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家长评语)

    1、通过看xxx的成绩单,可以说不够理想,这对我们做家长的有⼀定责任,孩⼉到学校学习,就是要学好⽂化知识的,就是要从德、智、体全⾯发展,就是要发挥⾃⼰的才能学好专业知识,希望师⽣和家长共同帮助他、教育他,也希望吾⼉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克服缺...

    2023年12月02日
  • 索尼液晶电视维修(索尼55寸电视屏幕坏了维修换一个屏幕多少价格)

    一般来说,电视机的显示屏如果坏了不主张再换屏维修了,一个电视机显示屏的价格要相当于电视机总价的2/3,大屏幕电视机可能更大一点,早期电视机的配件与维修价格会更高,现在买一个电视机已经很便宜了,55寸LED电视在两千左右就能买到,买一个新的比较...

    2024年01月03日
返回顶部